【阅读美文·分享心情·感悟人生· http://xwzx.axetj.com】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哲理散文 > 正文

【荷塘】针线茶饭里的女人

来源: 免费小说网 时间:2019-10-29 16:15:06
破坏: 阅读:3709发表时间:2014-12-04 13:56:16
摘要:家里日子的品质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人。她们针线茶饭,样样在行;她们吃苦耐劳,心灵手巧;她们待人接物,善良朴实;让家家的小日子过得活色生香。也正是因为她们的付出,才使得黄土地上的汉子们活得气概十足,站在戏台上,大吼一声:“王朝马汉吼一声,莫虎威,往后退……”

【荷塘】针线茶饭里的女人(散文) “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,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。嗨,都是木头……”每次听到陕西老腔这经历了千年岁月沉淀下来,粗而不俗中蕴含着质朴情怀和哲理的唱腔,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粗犷剽悍的陕西汉子的形象,而与这些汉子们的形象,截然相反的是那些陕西婆姨们,质朴中不失俊俏,温婉多情。
   古人说“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。”而陕西人评价一个女人,主要看她的针线茶饭,就是女红和厨艺。陕西女子的针线活儿,虽说没有江南绣娘的精细,可是也颇具特色。旬邑的剪花娘子库淑兰,被称为“东方的毕加索”,盘腿坐在香港会展中心,一把剪子,一张红纸,三转两弯,花鸟虫鱼人物建筑,栩栩如生。
   其实,我的家乡如她一样手巧的婆姨还真不少,一年十二个月,无论是年节的窗花、炕围花、顶棚花、神幔,还是供品用的枣山馍馍;无论是清明的“寒燕”,端午的纸鸡、纸马,还是中秋祭月的大盘面花;无论是娃娃们的老虎鞋帽、蛙枕、五毒背心,还是丈夫的烟荷包、肚兜、花鞋垫;无论是婚丧嫁娶、小儿百天、老人祝寿、村庙上祭神等等,都能够用上剪纸。这些剪纸,为庄户人家寒涩的生活增添了几抹亮色。这亮色,就来自于心灵手巧的女人。
   村里的老任婆,就是一个手巧的女人。打记事起,进入她家的窑洞,炕上总是铺得平展展的。窑洞的地面被高梁杆绑的笤帚打扫得干干净净,并洒了点儿水花,清清爽爽。而女娃娃很喜欢看她家的窗户,木愣子的小窗,连玻璃都没有安,只糊着一张白纸,可是白纸上有花花绿绿的窗花。那正叫着的花麻雀,张着翅膀飞舞的黑燕子,盘成一圈的绿长虫(蛇),花瓣重叠的红牡丹,摆尾巴的金鱼儿……四格窗,十二朵窗花,她家的窗户就是一个鲜活的世界。好奇爱美的女孩子,哪个不睁大了眼睛细细瞧着?
   你看,那鱼的须比头发丝还细,你看,那长虫身上的绿圆点是一个个剪上去的吗?我们叽叽喳喳地说着,评论着。母亲则是让她给大外孙女的绒鞋上面剪个花样子。老任婆比划着鞋的大小,看着枣红色的鞋面,剪了几朵粉红的桃花,配了淡绿的叶子,还有一只黄色的小蜜蜂落在花上。做出来,跟活的一样。小外甥女常常把脚扳起,对着那几朵花儿吹气儿,奶声奶气的说:“花落了结果果。”老任婆剪纸从不打草稿,信手剪来,每幅画都构图丰满,人物造型质朴,色彩运用绚丽而又统一,充分体现了北方剪纸的朴实生动、天真浑厚的风格。老任婆还能把裁缝的布头用缝纫机连缀起来,做褥子面,做冬季的厚门帘。其他女人也做,可有的挂出去就是堆砌的破布,只有她做的像一幅艺术品。色彩搭配合理,形状或是菱形,或是圆片,依布的形状走,随着用途而变化。电视剧《红楼梦》里妙玉的衲衣,素净淡雅,老任婆做的活儿可以与其媲美。
   庄稼人的院子里多是菜园子,只有老任婆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花儿草儿果子树儿。春季杏花梨花桃花相继开放,夏季是各色吹着喇叭的牵牛花、可以染指甲的凤仙花,秋季是艳丽的大丽花。没事儿的时候,老太太就坐在院子里的马扎上吸一支烟,开始侍弄她的花草,嘴里哼着古老的歌谣:“空空树里树树空,空空树上一窝蜂。蜂蛰我来我轰蜂,把蜂打得乱哄哄。”头上顶着一方蓝手帕,在花草丛里忽隐忽现。
   我的家乡不产茶,所以茶饭就是单纯的做饭。四队的所有婆娘中,公认手艺很好的是老马娘。因为她姓马,年纪大,所以被人称作老马,而她也真和老马一样,任劳任怨。老马娘做的很拿手的是煎饸饹汤。家乡出产荞麦,荞面饸饹是红白喜事上早饭。是寒酸还是体面,一半在饸饹面的汤上。半夜两点,老马娘荆州哪些羊羔疯医院好上灶。大锅里倒上十来斤清油,慢火将油烧热,又倒入剁成方丁猪大油,让猪油充分融化,然后将辣面缓缓倒入,轻轻搅动。麦秸火慢熬,辣子由黄变成黑红,渐渐地散发出了辣子独特的香味。老马娘站立在锅灶边,看着,闻着,手里的柴火往灶底或填着或者往外撤火。这个过程,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,考验的是人的耐性。“好了!”终于听到了这声,主人家赶紧将熬好的红油辣椒盛入大盆中。锅里剩一小部分。这是倒入切好的豆腐丁、红萝卜丁、瘦肉丁、木耳黄花菜等,又加入五香粉、盐巴等开始制作臊子。几大盆的臊子做好了,天也亮了。
   老马娘熬了大半宿。早饭开始了,妇女们往锅中加入煮了肉的高汤,放上生姜片连成的串,大块的肥肉,放入先前制好的油辣子,开始熬汤。锅开之后,慢火煨着。饸饹面来了,面上先用勺子舀入臊子,撒上葱花和切碎的芫荽,再浇热汤。此时,长长的饸饹面,白色的豆腐,绿绿的香菜,油汪汪红艳艳的辣子汤,吸一口,香而不辣,汪而不腻。看不见热气蒸腾,却暖到了心里。饸饹面讲究汤宽面少,两筷子,一呼噜,一碗就完了。在家乡,吃七八碗饸饹面真的不算饭量大。接着就有人喊:“谁煎的汤?好的很!”女主人应声答道:“老马嘛!谁还有这么好的手艺!”老马娘在干什么?浇汤,不言不语,似乎此事与她无关。夸得多了,就说:“让大家吃好,主人才高兴。”有的婆姨性子急,煎得辣子汤油烧焦了,辣子面倒进去就糊了,汤上面漂着一层黑色渣渣,难看且辣。有人说性子凉的人干这活很合适,未必。油凉了,辣子是黄的,吃起来辣的嘴角发麻。那火候,那时间的把控,岂是性子能决定的?那是一个人深深的涵养换来的。
   老马娘心眼儿好,人实诚。三爷一共三个儿子,老大定居四川,老三过继给了二爷,所以赡养一对老人的责任全落在了老马娘两口子身上。小时候,我那外号“豆芽环环”的三婆,隔段时间虚张声势地说病严重了,就赶紧通知了五个女儿来看妈,带上他们的女婿,拖儿带女,浩浩荡荡的就来了。老马娘每天前一晚上发一大盆面,第二天早上连蒸带烙,中午擀细面,干的汤的,供着几十口子人吃喝。住上一两天,三婆的病不打紧了,撤,全体人员走得一干二净。这样的场景,不知上演了多少次,直到二老辞世,三年孝期满。村子的人长出一口气,终于结束了。
   老马娘人前人后,从无怨言。因此,有人去学她的手艺,一样的放油、倒辣面、烧火,可就是出来味道不如她做的好。因为其他人用手做,她是用心在熬制,用岁月熬出来的。如今老妈马娘七十岁了,一房房的媳妇们娶进门了,她该享福了。老马娘经常沐浴在冬日的阳光里晒暖暖,听李爱琴的《周仁回府》:“夫妻们分生死人世至痛,一月来把伤心积压在胸中,今夜晚月朦胧四野寂静,冷凄凄荒郊外我哭妻几声。咱夫妻结发来相爱相敬,为周仁可怜你受苦终生……”叔已经离世,只有这热闹中透着悲怆的秦腔陪伴着她。
   老一辈的人针线茶饭好,下一辈也不落后。弟媳妇嫁到我们赵家15年了,和我们也成了亲姐妹。她做的手擀面劲道光滑。手洗净,面和硬,揉地匀,擀地薄,犁地细,真是“薄如纸细如线,下到锅里莲花转”。她蒸得馒头好吃,热着喧软,冷了酥得掉渣,这样的馍吃了养胃。她烙得油坨坨很好吃,面发旺碱放合适,擀开倒上黄亮亮的菜籽油,撒点盐,卷起,揪成大小合适的小剂子,再擀开。上锅烙,两面焦黄,就熟了,满屋子都飘着刚出锅馍的爨味。她又炒了一盘青椒肉末,端上一碗洋芋糊糊,母亲在世时的家的氛围情景就重现了。老话说:“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。”她的面食做得好吃,用我弟说:“我媳妇就是瓜子——心实。”
   父母离开人世九年了,我们姐妹四人还感觉娘家存在,是因为有这么好的弟媳妇。她人好心底良善,暑假就把一大帮外甥女外甥接到舅家避暑。她在县城租住的民房里陪孩子读书,冬闲了,寂寞的大姐来和她挤在一起,说这就是回娘家。我们工作忙碌,都是她陪着,逛街,买东西,她不嫌麻烦。
   陕西人说:“男人是耙耙,女人是匣匣。不怕耙耙没齿齿,就怕匣匣没底底。”家里日子的品质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人。她们针线茶饭,样样在行;她们吃苦耐劳,心灵手巧;她们待人接物,善良朴实;让家家的小日子过得活色生香。也正是因为她们的付出,才使得黄土地上的汉子们活得气概十足,站在戏台上,大吼一声:“王朝马汉吼一声,莫虎威,往后退……”
  

共 3096 字 1 页 什么叫癫痫病n2=1&pn=1" class="pre">首页武汉哪家的医院治疗羊角风好www.vsread.com/index.php/article/showread?id=498056&pn2=1&pn=1">1
转到

热门栏目